《纳兰词》是一本厚厚的书,是我在国庆期间从图书市场淘来的,那里的书论斤卖,与这本书同时买回的还有《增广贤文》《幼学琼林》二斤多合计四十三元。觉得拣了个大便宜,特别是《纳兰词》书的质量还不错精装的,图文并茂。仅书前小序就很吸引我。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这位公子竟在何处呢?在淅沥的秋雨中,寂寞的金井旁,为伊人葬落花?还是在月明星稀的渌水畔,清风徐徐的合欢树下,与友人赏花呤诗?抑或是在黄昏萧瑟的西风中,怀揣一卷诗词按剑垂鞭,慢慢地走进那半透明的深深的蓝里……
这些天一有空就看几页,觉得生活挺充实也日子也挺美,纳兰词主题很明确绝大多数是思乡怀人的,抒发了他内心幽幽的情思。纳兰眉宇间写满了才气与深情,他的情思或沉甸甸浓到化解不开,或淡淡萦绕心中挥之不去。他也没想着要挥挥手潇洒地离去,他就这样一直生活在现实与虚幻中。他位高权重,生活条件优越,拥有人间富贵;自己极有才气,占尽风光,怎么就不快乐呢?孰不知他有仙人般高洁脱俗的情怀,偏偏朝廷给了他一身盔甲想让他威武不屈独占鳌头。他是性情中人,他用情极专,喜欢呤诗作对,研究经书学问,生活却屡屡不能满足他卑微的愿望。事与愿违时陶渊明可以种豆南山,采菊东篱。而纳兰却有苦不能言,陪伴在皇帝身边有太多的苦衷。个中滋味常人是无法理解的。在那首脍炙人口的《长相思》中,似乎看到他独自一人行走在雪夜里,深情地遥望远处的故乡,在旁人看来陪王伴驾是何等威武荣耀,他却在深夜里黯然销魂。感人肺腑的低语似乎在与自己的灵魂对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诗词舍弃文学和生活的表象,直指向人的灵魂,与我们的情感有着最微妙的关联。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有一种朦胧的韵律,当我们读到某一首词时,这种韵律与诗词节奏正好合拍,便产生了共鸣。这时,我们就被某个词句子深深地打动。于是,我们的心灵被熨得服服帖帖,远比美食更享受…… 也许打动你的不是眼前的诗词佳句而是人心灵深处那个可人那段往事儿,只不过是被这几句话激活了,继而在心湖中荡漾开来,向四周四周的四周远去,远去……
诚如这首《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又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这首词的赏析如下:
她是你心中的最美,你以为你们可以白头偕老,相拥至死。触手可及的幸福,满得似乎要溢出来。生活好甜,梦里都要笑出来。
一生一代一双人,别无所求。只是那红线,偏生短了那一截。绕来绕去,兜兜转转,终究还是散了。
将门贵胄又如何,失了她,你一无所有。曾经见过天花乱坠的美,所以那所谓的绝色,对你而言太渺小。相思相望不相亲,几多无奈。
与一个人共读一本书是一件幸福的事儿,我愿与你们共赏《纳兰词》。忽然想起一件事儿:那日那人取笑他人,就是因为他人说某文章很美,那人就觉得酸味十足,窃笑别人还拿捏着学人家,样子让人不屑,孰不知他人不可笑,可笑的是那人模仿别人时的姿态。此时我要提醒他人,记着:永远别跟青蛙谈大海的事儿。
评论